問題敘述:《廣論》309 頁第 4 行,「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」,這與 59 頁第 5 行提到旁生是八無暇之一,這兩個點似乎有點矛盾,可否請法師釋疑?謝謝!
回答:
佛陀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,最終必定成佛,也說墮八無暇中的有情,沒閒暇能力修習善法,此二者毫不相違。
一切眾生皆會成佛,在究竟了義的一乘說經典當中再再成立,《釋量論》中更提到五個成立此宗的理由。如果每一位眾生皆會成佛,蚊虻等類當然也是,尤其諸佛菩薩大悲心永不停息,施予蚊虻血肉,行無量方便門,「如是因佛威德力,世人暫萌修福意。」漸次地帶領一切眾生圓滿菩提。
圓滿菩提道的過程中,必須圓滿悲、慧,方能斷盡二障。無我慧及大悲心,又必須經聞、思、修而深進。而人有特別殊勝的智慧、心力,聞法能知義,知義後能如理思惟,如法行持,直接證入無我慧及大悲心。從現實可見的動物蟲蟻,是無法這樣做到的。所以一般看來,人與惡道有情,在衝向無上菩提的頂峰,有著半山腰和山腳般的懸殊。
比較特殊的是,也有示現為畜牲相的聖者,他們不在八無暇數中。如《廣論》「暇滿」一章時提到,「無色聖人非是無暇。」(59 頁第 11 行)前文中說畜牲是無暇,是指一般畜牲「以無閒暇,修作善品。」(59 頁第 1 行)來安立的。反過來,不論何身何處,若能精進行善,即具足閑暇。這些內容,在賽.語自在吉祥的現觀筆記裡,依據《金鬘論》,很清楚的證明。
總之,一般旁生雖能漸植善根終證菩提,卻沒法在當下乃至做少許的聞思修,而我們正是擁抱著覺性佛性的大好時機,要像師父說的:「不要浪費啊!這個人身何等難得,修行必定要靠這個啊!」(《廣論舊版手抄稿》第 4 冊 190 頁)懷著「一寸光陰萬兩金」的珍惜,在修行之路勇往直前!
解答法師:釋性善
心得回饋
為維持良好的線上環境,留言需經審核方會呈現,請見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