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一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一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一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本文出自《賽倉攝類學》下冊,釋如法所撰〈綜述〉一文。(請參見《賽倉攝類學》下冊第 568~570 頁)

目  錄

壹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貳、量學轉為攝類學及其興盛的過程

一、攝類學的雛形
二、目前所知的第一本攝類學
三、攝類學細化成攝類、因類、心類三門學說

參、量論前行論叢的主要科目

一、攝類學主要科目
二、因類學主要科目
三、心類學主要科目

肆、量論前行論叢目錄

一、攝類學論著目錄
二、因類學專著目錄
三、心類學專著目錄

伍、學習攝類學的意義

一、訓練辯論理路的意義
二、學習量論前行各科內容的意義

陸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一、修正對於量論的錯誤認知
二、修正低劣的學習意樂
三、避免因為疑點難解而對真理徹底懷疑
四、在量論前行的基礎上希求學習諸大經論

柒、學習攝類學的要點

一、訓練辯論理路的次第
二、研閱教典的方法

捌、結語

壹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  藏傳格魯派所建立的顯教學習制度中,以五部大論做為學習的主軸。而五部大論的學程中,首先必須經過兩三年的時間,學習量論的前行課程,掌握了思辨邏輯及基礎法相之後,再進入後續諸大論典的研習。量論的前行課程,分為攝類學、因類學、心類學三科,而這些內容,都來自於量學中的主要課題。因此在介紹量論前行論叢之前,先略為介紹量學的主體內涵。

  「量學」一詞,顧名思義,其所闡述的主體內涵便是「量」。「量」,在量學中的專有定義為「新而不誑的明了」。「明了」指的就是心識;「不誑」,是指對境界有正確的認知;「新」,指的是對於這個境界,是頭一次認知,而不是回憶及再度認知等等。

  「量」,簡而言之,是一種新生的正確的認知。對於任何一個個體而言,正確的認知都是相當重要的。而量學所探討的層面,就是從共通性的辨別哪些心識是量、怎麼生起量、量的層次,一直深入到佛陀何以是正量士夫,以及四諦業果性空等佛教中不共的教義,如何被量所證成等等的宗義問題,這些內容,都包涵在量學之中。

  「量」,是所有凡聖、各道眾生都具有的一種心識。相對的,錯亂的心識,錯誤的推理—「非量的心識」,也存在於每一個凡夫的相續之中。因此,無論我們認不認識量與非量,這些心識都會在我們的相續中現起。正確的心識,會為我們帶來正確的判斷,而正確的判斷又會引領著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,讓我們得到益處。反之,錯誤的心識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也是成正比的。因此,探討量與非量如何產生,這並非佛教徒專屬的議題,也不只是有信仰的人才會探討的,但凡是追求真理的人,都會致力於釐清這個問題,只不過其形式及方法有可能大相逕庭罷了。

  佛法當中,認為一切痛苦、過失的源頭都來自於無明—對於事物錯誤的認知。而佛法所成就的最高境界,也就是徹底了知一切諸法的心智—一切智智。因此,無論從痛苦根本的原因,還是從最高成就的角度來談,我們都可以知道,整個佛法所談的核心問題,就是要消滅錯誤的認知,產生正確的認知。用量學的話來說,就是去除無知、邪解、疑惑,由此獲得正量。

  而所謂的量,又分為現量與比量兩種。簡而言之,現量是指清晰地、直接反映對境真實相狀的正確心識,就像見到青色的眼識、聽到聲音的耳識。比量則是指沒有現前觀見,然而透過推理而產生的正確認知,就像在遠處看到山上冒著濃煙,雖然沒有見到火焰,卻推知山上有火的心識。

  對於一位要徹底解脫,成就佛果的行者而言,要能夠切斷輪迴的根本,甚至通達所有的事物而成為一切智智,那就必須追求了知諸法的現量。

  問題就在於,對於一個凡夫而言,我們所擁有的現量非常地局限,主要不外乎眼耳鼻舌身的「根現量」。而這些現量所能夠感知的事物,也就只有當下的色聲香味觸等物質性的事物。除此之外,在時間上超出了當下、地點上超出了眼前、本質上超出了實質事物的任何所知,都無法被我們的「根現量」所了解。

  佛陀的教法,旨在告訴我們離苦得樂的方便,而離苦得樂的層次,又有生死輪迴中的苦樂問題,以及出離輪迴的苦樂問題。佛陀對於前者開示了業果的正見,對於後者則開示了空性的道理。而這些內涵,一般的凡夫不要說用現量去證得,就連在推理上也都很難理解。因此,一個凡夫的離苦得樂之道,就注定要經過一個這樣的程序:透過聞法而得到初步文字上的理解,繼而進行思惟推理,產生正確的比量,再進一步透過止觀雙運的力量而將比量的認知漸次地昇華,一旦對佛法所說的聖諦,如同眼睛見到形色那般清晰觀見,這時候就脫離了凡夫位而成為聖者。這就是佛法裡頭所說的聞思修的次第。

  量學的祖師們,正是見到凡夫行者要證得佛法真諦,必須經過這種由比量趣入現量的必然次第,因此在量學當中,用了大量的篇幅來開闡「何為正確的推理」。透過確立正確的推理論式,成立佛法中核心的法義以及破斥外道的說法,這就成為了量學當中主體的內容。由於這個原因,量學當中充滿了理路思辨的內容,因此也往往被稱為「因明」,甚至是「推理之學」。不過,嚴格來說,因明是專指推理之學,量學則闡述了其他許多心識方面的內容,因此所包含的層面更廣,二者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。

 

 

 

心得回饋

為維持良好的線上環境,留言需經審核方會呈現,請見諒。

0
  • 張瑜芸

    敬愛的如法法師您好:
    謝謝您和很多僧團法師們嘔心歷血非常多的祖師大德的論著,謝謝您們每天在寒冷的冬天,精神抖擻地為我今天可以學習佛法付出很多心血。感謝您們這麼優秀,幾乎是拼了性命為我今日的學習。謝謝您們的心血。每一字都是您們的心血。弟子曾經買了上師的著作看完後捐去台北市立國家圖書館,因為弟子覺得圖書館的書太舊了,弟子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,覺得您們的著作太精湛而且書本印刷非常精美,很多人都不愛看書,愛玩電腦,連用手寫書信都不會。弟子非常感謝您們的心血,而且福智文化的書都很棒,祈請您們多翻譯更多祖師大德的心血,讓古德的心血可以緜延不絕。弟子瑜芸頂禮

    10 回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