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六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六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【量論前行論叢】攝類學、心類學、因類學綜述六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本文出自《賽倉攝類學》下冊,釋如法所撰〈綜述〉一文。(請參見《賽倉攝類學》下冊第 605~617 頁)

目  錄

壹、量學的主體內涵

貳、量學轉為攝類學及其興盛的過程

一、攝類學的雛形
二、目前所知的第一本攝類學
三、攝類學細化成攝類、因類、心類三門學說

參、量論前行論叢的主要科目

一、攝類學主要科目
二、因類學主要科目
三、心類學主要科目

肆、量論前行論叢目錄

一、攝類學論著目錄
二、因類學專著目錄
三、心類學專著目錄

伍、學習攝類學的意義

一、訓練辯論理路的意義
二、學習量論前行各科內容的意義

陸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一、修正對於量論的錯誤認知
二、修正低劣的學習意樂
三、避免因為疑點難解而對真理徹底懷疑
四、在量論前行的基礎上希求學習諸大經論

柒、學習攝類學的要點

一、訓練辯論理路的次第
二、研閱教典的方法

捌、結語

陸、學習攝類學所應具有的正確意樂

  陳那、法稱等諸大論師力弘量學,廣著論說,將量學與佛法的教理做了深入的結合,這些論著成為了研習佛法所需的珍貴寶典。然而如果不能通諳此理的話,在學習這些法相邏輯之學的時候,很容易落入兩極化的錯誤心態:第一、認為這些內容都只是用來諍論的,沒有修行的內涵在其中,甚至不認為這是佛法,因此不重視量論典籍,心生輕蔑。二、深深地耽味其中,但是不以所學的理路來深入探求內心,證成經教所說的內涵,只是愛樂與人諍論,增長貢高我慢之心。在學習量論的時候,如果不能避免這兩種歧途,或者會障礙學習量論的欲樂,或者會徒勞而無義。因此,在學習量論之初,以一種正確的心態、動機來學習,是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
一、修正對於量論的錯誤認知

  對於第一類心態,宗喀巴大師在他所著的《正量匯道論》,分析了四種不同的錯誤認知,並且加以糾正。在此,就依著大師論說的綱要來進行探討。

  第一種錯誤的認知是:量論只是一種斷除諍論的推理分別而已,因此,對於希求解脫的人而言,是不必要的。」大師在此先對『推理分別』做了分析。推理分別有兩類,一類推理分別是:「已經超出了正法的範圍,就像開示解脫輪迴道的導師洲生等人,自己並沒有通曉諸法真如,只是用分別妄計出解脫道建立。」這類推理分別,純屬妄想,沒有意義。但是如果認為量論教典是屬於這類推理分別,而說求解脫的人不需要量論教典的話,這個原因是成立不起來的,因為量論典籍並不是這種沒意義的推理分別。宗喀巴大師說:「大師薄伽梵現前了知無餘一切的所知—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,繼而開示了至言實性,對於佛陀所說的這些內容,在正理論典當中,都作了無倒的抉擇」,因此不能說量論教典是沒意義的推理分別。

  第二種推理分別是對於諸法真實性的正確推理,這種推理只不過是相較於「現量」、「聖智」而言,有一些缺陷。比如說:它必須依靠聲音、理由來證達;證達之後有可能被別人影響而退失;這種智慧無法一次悟入所有如所有性以及盡所有性;對於所證達的實性也只是粗分的顯現,而非現前清晰地明現;這些推理分別是有局限性的,所以比較低劣。量論教典講的確實就是這種推理分別,雖然相較於聖智有著種種缺陷不足之處,但卻是我們這種凡夫走向聖道的階梯,捨卻了這種推理分別,我們如何證道成聖?因此大師說:「加行道的世第一法等等,都只能用尋伺而將實性作為其境,這麼說來(連加行道)對於希求解脫的人也應該是沒必要的。假如是這樣的話。(聖者的)見道以上就都是無因生了。而且此時此刻你面對我立宗的這顆心,對於希求解脫也是沒有用的,因為這也只是伺察的緣故。

  第二種錯誤認知是:這些七部量論,是因明邏輯的學說,不是佛法內明,所以對於希求解脫的人而言是沒有必要的。」對於這個問題,大師先界定了因明與內明的定義。所謂的因明,就是陳述正確的理由來成立自宗,以及破除他宗。而內明,則是指了解自心之上的錯誤,並且對之進行破除。因此因明與內明二者並沒有相違。像外道的諍論之學,雖然是因明卻不是內明,但是陳那菩薩、法稱論師的量論教典,主要都是在闡述增上慧學,抉擇無常無我的道理,這些教典固然是因明,但是當然也是內明,豈有只要是因明就不是內明的道理?這種錯誤的認知,會導致學人棄捨量論教典,因此大師嚴厲的斥責說:「此說是斷解脫道根。

  第三種錯誤認知是:(像印度這種)在有外道之地區,需要殲滅對於教法的邪解,所以才需要此些論典。但是像藏地,就不需要這種教典。」大師對此駁斥說:當有情心續中還有妄計諸蘊常樂我淨的邪解時,這些量論的教典就有非常大的意義。因為這些教典用正理破斥這些妄計分別所耽著的境界是虛無的,並且無倒地抉擇解脫道,因此,對於希求解脫的人而言,量論教典是必需的殊勝津梁。克主傑大師在《七部量論莊嚴除心意闇》中,對於這個問題更是直劈道:「在沒有外道的地方,需不需要破除自己相續之上的增益執?需不需要證達無常苦空無我等等?需不需要對於有沒有前後世、業果之間的關聯引生定解?你自己好好想想吧!」學習量論教典,主要目的既然是為了抉擇自心,自然不須觀待當地有沒有外道才決定要不要學了。

  第四種錯誤認知是:(學習量論也)不是沒有意義,但那不過是抉擇相違相屬而已,只能成為觀緣其他正道的助伴,就像鹽巴一樣(不是主要的)。」大師駁斥道:「這種說法也是不合理的。因為量論教典當中無倒地抉擇現前增上生及究竟決定勝,如果有比這種抉擇更加超勝的,那就請你提出來吧!

  在《宗喀巴大師廣傳》中記載:「中間有一段時間,他閉關修持,在修持的空隙中,閱讀《釋量論》的解說《理藏》,閱讀到第二品中開示『道之建立』的情況,因此對於法稱論師的學說和理路,猛利地生起了不可抑制的無量信仰!據說在那一年秋季安住的時間中,他一閱讀《釋量論》時,油然生起信仰,汗毛豎動,止不住信淚長流!」這是宗喀巴大師學習量論時親身的體悟。因此在大師的著作中,可以看到他以其親身的體悟,結合明晰的理路來破斥世人對陳那菩薩、法稱論師的量論的錯誤見解。而宗喀巴大師的高足克主傑大師所著《七部量論莊嚴除心意闇》、賈曹傑大師的《正量匯道論》、僧成大師的《正理莊嚴論》中,也都有提到相關的內容。正是由於大師父子如此致力於改正世人對量論的錯誤看法,因此才有今天藏傳佛教對量學,乃至對整體佛教的恢弘成就。

二、修正低劣的學習意樂

  對於量學沒有好樂之心,或對於量學不了解的人,較容易發生上述種種的錯誤認知。但是對於正學量論的學人,縱然對於量學有強大的好樂,在學習的時候,仍然應當時時提昇自我學習的動機。如宗喀巴大師所說的,要以證成佛法教義,去除自心的邪解為目的來學習量論的典籍,而非將重點放在與對方的諍論。祖師們一再教誡道,以諍論為目的來學習量論,不僅自己將感得衰損,也會導致障礙別人對於量論典籍發起恭敬之心。在賈曹傑所寫的聽聞宗喀巴大師講解量論的筆記中就有提到:「因此,如果想要希求解脫的話,就應該珍惜這些論典,精勤地聽聞思惟,要圍繞著生死流轉還滅的主題,而致力於聽聞、如何做到其方便等等。不能只是為了與人諍辯而學,這麼做的話,自己會感得衰損,還會障礙別人對於教典產生恭敬。

  然而在正學辯論的時候,由於我們宿生的習性,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就把重點放在文字上的諍論,或辯論的勝負。因此將所學的辯論用來向內觀察,其實是一門需要長時間不停地修練的功夫。恩師日常老和尚及真如老師在創立本寺的五大論學制時,一再地強調辯論要結合心續,以及辯論的目的應當是為了認識煩惱、降伏煩惱。常師父在對沙彌班的開示中就曾提到:

  「所以以前在藏地講完了以後,這個老師進一步說:『你現在講的文字會了,你也會辯論,也辯得頭頭是道,可是你曉得學的內容是指的什麼嗎?』啊,進一步告訴他。所以他一面辯論,剛開始的時候經過辯論學的話,漸漸漸漸他等到辯論愈深,他對自己裡邊的煩惱的行相認識得愈清楚,因為認識得愈清楚,這個道理不但要告訴你怎麼認識煩惱,還要告訴我們怎麼、用什麼方法去拿掉這個煩惱。所以一步一步地很認真地學,學到後來學會了這個東西啊,他不但認識,而且可以慢慢地拿掉這個煩惱。表面上面看來學的一樣的,實際上產生的功效是這個樣的。

  此外也特別教誡,不應當因為學習了辯論反倒成為增長我慢的因緣:

  「那現在呢他們也在那兒辯論,文字是認識了,但是欠缺一樣東西,這個文字所指的這個煩惱的行相,以及怎麼去拿掉煩惱,這一點他們沒有學好。我講的這個,大家清楚不清楚?這個非常重要的關鍵。所以他們學的過程當中啊,就會產生什麼現象啊?他自己覺得:我今天跟你辯論,我不能辯輸喔,我要贏你。就這樣。然後呢所以這個地方呢爭強好勝之心是愈來愈強,愈來愈強,總覺得不服輸!這不服輸是件好事情,因為有不服輸所以策勵自己去學。可是以前的人不服輸是用這個不服輸啊來認識自己的煩惱,來鬥自己的煩惱,現在的不服輸不是!現在的不服輸啊增長煩惱,煩惱是什麼?就是驕傲心。啊!我行,他不行,我要把他壓下去!所以表面上面一樣,可是裡邊的結果不一樣。

  真如老師對於應當如何將辯論結合心續,也做了許多方面的指導。首先,真如老師開示道,在一開始學習辯論的時候,就應該徹底的調正動機,不能懷有偷心,認為可以先用爭勝負的意樂調動學習動力,等到將來學到一定的程度時再好好調整內心。筆者在十多年前最初親近真如老師學習時,就曾經就這個問題而做請益,真如老師回答說:

  「我不認為為了調動學習的動力,在一開始學習辯論的時候就可以把名利心,爭勝負的心當作學習的動機。有人可能會認為,剛開始學習的時候,可以不用注意對治這些煩惱,等到以後學多了再調整,但我認為這不是一種清淨的學習方式。這種想法就像說,一開始你種了豆子,最後希望它突然結成瓜一樣,這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持有錯誤的動機,沿著這個續流下去,有什麼理由到後來會突然改成正確的動機。

  真如老師強調,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有正確的認知,以免初一若錯,乃至十五。但在正式學習時,這種錯誤的現行是有賴於在每一個學習當下不斷的去練習、修正,才能調整過來。對於辯論時如何調正動機的方法,真如老師提出了具體的方法。第一點,就是憶念祖師佛菩薩而祈求加持:

  「有些人會說:我擔心我一上辯論場就起我慢心,想要取勝。但祖師們教導我們,一上辯論場時,第一個擊掌就唸誦文殊咒的種子字『諦』,這就是在教導我們站上辯論場的第一件事,要祈求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加持。當你的心中,面對著偉大的文殊而作虔誠祈求時,怎麼可能還生得起我慢心?

  其次,真如老師還強調,在學習的時候,應當把祖師們所講的理路,對照自己生活中的現行。我們心中的種種煩惱,當以正理去簡擇的時候,是否就像量論教典中所說的那樣,不合乎正因。筆者第一次晉見真如老師時,曾請問真如老師,為何在學攝類學時,祖師們要大量的寫下破斥「是顏色一定是紅色」等等的他宗內容。真如老師回答說:

  「我們在看這些破他宗的內容時,常常會覺得,祖師筆下的這些他宗,好像犯的都是一些很顯而易見的錯誤,在學習時,就會有一種這些他宗與我無關的感覺。如果這些他宗都與我們這些所化機是無關的話,祖師們又何必寫下這些對我們沒有利益的內容?其實這些他宗,就藏在我們的心裡。像他宗說:『是顏色的話,遍是紅色。』這顯然是犯下了把不遍認為有周遍的過失。但在我們平時現行的生活當中,就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,或一個行為,我們就認定別人對我們不好,因為他怎麼怎麼說了。當我們用理路去檢查的時候,就會發現,我們犯的正是這種沒有周遍的過失。而且這種過失,幾乎遍覆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
  此外,筆者在親炙真如老師學習的過程中,也見到老師如何將教典所說的內容,用於內心上的修持的典範。由此也令筆者深信,祖師們所著作的量論教典,也都是修心的殊勝教授。

  真如老師在學習因類學的果正因時,讀到祖師說,在正因論式當中,可以用果來推知因的存在,但是不能透由因來推知果的存在。因為因在將來產生果的過程當中,會有許多障礙,導致果未必能夠出生。學到這個內涵之後,心中非常地震撼:

  「以前會認為因來推果,是一個非常慣用的思路。經過學習因類學之後,才知道這種推理是不正確的。在不曉得這個道理之前,以前看到別人造了深重的惡業,心中就會直接想到將來必定會感得多嚴重的惡報,因而為之感到愁苦。但學習了果正因的道理之後,發現祖師揭示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:結果還沒到,還有轉圜的餘地。應該在結果還沒到來之前,努力地尋找改變的方法!

  另外,筆者還曾聽聞真如老師研讀到「觀待後諍者不成立因」的內容時感悟到:

  「透過這個『觀待於後諍者不成立因』的安立方式,足見量論祖師深厚的大乘意樂。一個擁有正確認知的前諍者[1],在為後諍者[2]講述論式時,就算道理上是對的,但是後諍者的根性、程度,如果還不足以理解的話,這樣的論式尚且會被安立為不成立因,不能列入於真實因之列。從這點上,就知道祖師一切的言語,其立意都是為了真實地饒益眾生。以前教導別人的時候,如果遇學者不能領悟,我便會懷疑甚至自責,是不是我教的內涵有錯誤,為什麼說了這麼多次別人還不能領解?現在知道,很多時候,就算義理是正確的,聽的人還是不會懂的。這時候,就是要更努力地尋找更淺之階梯,讓別人走得上來而後已!祖師的深意,是那麼的悠遠啊!

  透過師長們的教導,只要能夠把持住正確的見解、動機,努力的在聞思的過程中,朝向修練自心的方向走去,我們最終一定能夠像祖師那像,真實地體悟到這些量論的典籍,是希求解脫者的勝妙津梁!

三、避免因為疑點難解而對真理徹底懷疑

  在學習辯論的過程當中,非常強調對於一個立宗不斷反覆的思擇,因此,傳統的五部大論授課方式,除了講解經論的內涵之外,就是對學生的立宗不停地辯難。一般而言,學生們對於授課格西的攻難,幾乎沒有任何招架餘地。以致於像「顏色不一定是紅色」這樣的立宗,都會被駁倒。因此,學生們固然知道經論上所說的正確立宗為何,但是真的在辯論高手面前,任何被認為是正確的立宗都未必能守得住。

  因此在學習辯論的時候,有時難免心生疑念:這世上究竟有沒有真正立得住的真理?這樣的疑惑一旦過了一個限度,就有可能成為對一切對錯的立宗,都心生懷疑。

  辯論的原意,在於找出之前未發掘的疑惑,繼而斷除它,使正確的知見更加的堅固。但是如果到了對任何事物都心生疑惑的話,這對於進一步探求真理並沒有幫助。因此疑惑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在心類學當中就有提到三種不同的疑惑:平等疑、合理疑、不合理疑。平等疑即是對正反兩方面都處於平等狀態的疑惑,合理疑即指對於境界雖然疑惑,但傾向於正確的方面,不合理疑則反之。透過辯論的觀擇,我們會發現自己對於一個經典所說的正確立宗還有許多的疑點,但是不能因此就心生不合理疑,認為經典所說的正確立宗應該是錯誤的。雖然只是疑惑,但是合理疑會帶著我們趣向正理,不合理疑則會帶我們趣向非理(除非是從一味執取錯誤立宗而轉成不合理疑,這種狀態相對來講算有進步)。這就是《藍色手冊》中所說的:「合不合理疑,亦成進退因。」我們對一個正理,就算還未完全證達,依舊可以在合理疑的狀態下建構信心,就像《應理論》所說的:「世間希求者,雖疑亦趣故。」因此,要留心不要在辯論的過程當中,連原有的信心都失去了。在還未完全定解時,應當隨順著經論的立宗,從合理疑一步一步趣入於定解。這樣的學習次第,便是《大智度論》中所說的: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」的意趣。

  因此佛陀固然提倡不要盲目的相信,就像經中說的:「比丘或智者,應善觀我語,如煉截磨金,信受非唯敬」,而且論典中也說到,利根的法行者不會在還沒證達之前就起猛利不退的信心,一定要觀察定解之後,才會生起猛利不退的信心。但是不能因此便誤解為,對於經論所說的內涵,一開始不可以馬上生起信心,一定要先懷疑,等到之後觀察確定之後才可以生起信心,這是對經論錯誤的理解。因為佛陀所遮止的是對於佛語只是信從而不觀察,卻從未遮止對於佛語已生的信心。而論典中所說的利根的法行人,只是在對經論的定解之後才產生了「不退轉信」,但並不是一開始見到經論所詮的內涵時沒有「信心」。嚴格來說,利根的法行人,在初聞經論時,雖然尚未定解,但是會生起合理疑而具足信心,接著進一步按照經論的內涵去觀察而得到定解之後,再生起更強猛的信心,這才是論中所說的利根者的真實行相。

  文殊化身貢唐大師所著的《辨了不了義善釋難論》中,對此問題就曾明晰的解釋說:

  「利根者看到經典沒有違害之後,就會斷除一味執取經論為非理之增益,這個時候,雖然還沒有斷除執持二端的增益,但是除了合理疑之外,大抵已經不會生起平等疑了,所以可安立他已經獲得信心。應當如此,因為在那個時候,固然已經發起信心,但是再以正量對於其中的義理獲得定解而無餘斷盡增益的時候,他的信心,會轉加強猛利,從而發起不退轉信的緣故。

  因此,無論是利根的法行人還是鈍根的信行人,在學習的階段中,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。筆者在 2006 年學習因類學時,曾與多位同學一同向真如老師請益,在學習的過程中,時常被授課格西辯到啞口無言,以致於對經論所說的內涵都不知道是否應當如言信解,心中有種無所適從的苦受。真如老師對此問題回答道:

  「在疑惑的大海中,我們必須要先學會站在安全島上,讓我們不要沉沒。這個安全島是什麼?就是對於三寶、對於經律論的信心。你唯有先站在這個信心的安全島上,才有可能進一步建構正理的大船,最後渡越疑惑的大海,而證達經論中所說的內涵。

  筆者透過親身的學習經歷之後,深深的體悟到這番教言,宛如救命良藥,治好筆者及諸多修行人心中迷茫的痛苦,由此走出一條安穩的修行之路。一個修行人,如果失去了對三寶、教典的信心,就宛如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支柱點。在沒有這個支柱點的狀態下,何來動力與毅力來走完漫長的探求真理之路。這點,諸凡有心學習五部大論、學習辯論者,請務必要加以重視!

四、在量論前行的基礎上希求學習諸大經論

  宗喀巴大師認為必須殷重學習量論,主要的理由是陳那菩薩、法稱論師所著的量論教典當中,以正確的因明推理善為抉擇成立佛陀為正量士夫、業果無誑、無我空性的道理。當我們在學習量論前行的論著時,其中的內容會比較傾向於建立破立的思辨理路,對於佛法要義的內容,較少像印度的量論典籍那樣做直接的探討。而量論前行分成攝類學、因類學、心類學三科之後,攝類學更是側重於思辨本身的練習,相對而言,因類學、心類學較接近原本量論所探討的主題。因此許多大格西們都會教誡到,不要耽著於攝類學中字詞的辯論,要進一步學習因類學、心類學。不僅如此,對於龍樹無著二大車軌的論著,應當心生希求,更進一步地深入學習。色拉昧學派量學教材論主大格西智自在(色拉昧格西耶謝旺秋.1928-2000)所著的《開啟新慧理路之眼》中就教誡道:「學習攝類學主要的意義,是為了對印藏的諸大論典產生深刻的理解,進而能夠以自力講述著作佛語,如果只是沉溺在咬文嚼字上頭,就會失去心要義的珍寶。因此,不要耽著攝類學的周遍斷語而感到自滿,應該要進一步去學習因類學、心類學!」果芒學派教材論主妙音笑大師的親傳弟子—堪千僧海(堪千根敦加措.1679-1765)在其所著的《堪千攝類學》當中也說到:「不僅要從聽聞等門趣入二位正理自在的教典,對於紹聖尊不敗怙主及無著兄弟、聖龍樹父子的教典也要以聽聞等門趣入而善加學習。」因此,精嫺於攝類學的理路之後,應當更進一步趣入因類學、心類學,乃至二大車軌的教典,如此方能將所學的思辨之法,運用於心要之處。

 

[1] 在此指已經了達事理,要以正因論式為不了解的後諍者解說,令其了達事理的說論式者。

[2] 在此指未了達事理,正由前諍者講說正因論式而趣入了解事理者。

 

 

 

心得回饋

為維持良好的線上環境,留言需經審核方會呈現,請見諒。

0
  • 找不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