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家合註入門 2》位置:第 56~58 頁
《廣論.四家合註》原文:
妙 第二、利他所需功德者:諸所餘者是攝他德。此亦如云:「諸佛巴 世尊非巴 如以水巴 洗垢而洗巴 眾生相續之罪,非巴 如以手巴 拔刺而除眾生苦,巴 亦非巴 如從右手移物至左手而移自巴 心續證巴 德於餘者,巴 若爾為當云何耶?或正或相續顯示法性巴 勝義諦巴 義,令巴 眾生修習而解脫巴 輪迴。」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,無有以水洗罪等事。其中四法,善巧說者,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,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。
悲愍者,謂宣說法等起清淨,不顧利養及恭敬等,是由慈悲等起而說,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:「巴 暱喚黎摩子,巴 吾任說幾許法,我未曾巴 為自利故受讚一善哉,以巴 念無眾生非苦惱故。」巴 此即無貪而說正法。
具精勤者,謂於利他勇悍剛決,巴 此即無瞋而說正法。遠離厭患者,數數宣說而無疲倦,謂能堪忍宣說苦勞。
仁波切開示講記:
「第二、利他所需功德者」,要說利他所需的四種功德。「諸所餘者是攝他德」,是說攝受其他所化機的功德。這也是我們之前所唸到的,「此亦如云:諸佛非以水洗罪」,能仁佛薄伽梵等諸佛,無法像清水洗去污垢一樣,洗去有情相續中的罪惡。「非如以手拔刺而除眾生苦」,被刺扎到肉裡可以用手拔出來,痛苦沒辦法像那樣用手拔除。「非移自證於餘者」,像把物品從右手移到左手是可以的,佛薄伽梵心續中的證德無法像這樣移交給別人。
那麼要救拔眾生的方法是什麼呢?「若爾為當云何耶?或正或相續顯示法性勝義諦義」,這裡的「相續」,應該按照其他版本作:「間接」。「勝義諦」,甚深空性的內涵,佛薄伽梵任說何法都歸結到空性、真如,究竟而言都指向空性。這些直接或間接顯示的內涵,「令眾生修習」,而使輪迴中的六道有情「解脫輪迴」。「若除為他說無謬道」,如果要安立其他一切人到解脫和一切遍智果位的話,除了開示無謬道、開示佛法來「攝受」那些有情「而外,無有以水洗罪等」方法。
同樣的,要開示無謬道的正法,要說法就要善巧說,要會說法,這也是其中第一個功德—善巧說。「其中四法,善巧說者,謂於如何引導次第」,能將所有弟子引導到善道中,對這樣的次第「而得善巧」,將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義送入所化心中,要這樣說法,這就稱為「善巧說」,這是四法中的第一法。
第二是悲愍。「悲愍者」,註中會講到悲愍的內涵。「謂宣說法等起清淨」,這在前幾天講過很多次。「不顧利養及恭敬等,是由慈悲等起而說」法,要這樣子!「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」,博朵瓦呼喚慬哦瓦說:「黎摩子」,黎摩是慬哦瓦母親的名字,「子」是說她的兒子。母親的名字叫黎摩耶準—耶謝準瑪(智慧度母),黎摩子是暱稱,箋註裡提到「暱喚」,親暱的稱呼。「吾任說幾許法,我未曾為自利故受讚一善哉,以無眾生非苦惱故」,他不管說了什麼法,都不曾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接受其他一切弟子的供養,乃至一聲讚美等。為什麼呢?一切眾生都是苦惱的,他說法的所有對象,聽法的那些弟子,沒有不是苦惱的眾生,他除了以悲心、以大悲心之門對他們施予正法以外,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讚、名聞利養,必須是這樣!「此即無貪而說正法」,無貪、沒有貪著,主要就是不能為求利養恭敬而說法,必須要這樣。
第三「具精勤者」,具足精進,利他要具足精進,這也是十德中的一個,「德增具勤」中所說的具勤。「具精勤者,謂於利他勇悍剛決」,箋註中說「此即無瞋而說正法」,要以堅固的歡喜心說法,這是第三。
第四「遠離厭患者」,前面也說過了。「數數宣說而無疲倦,謂能堪忍宣說苦勞」,無論說法有多辛苦,對於這些辛苦都能忍耐,需要這樣。上述這四個是利他所需的四種功德。
延伸閱讀: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能依學者之相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修信為一切功德根本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由時運故,如何看待善知識?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供養上師的功德
心得回饋
為維持良好的線上環境,留言需經審核方會呈現,請見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