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廣論.四家合註》原文:
又云:「巴 須當如是之因相者,以供施巴 或奉獻彼巴 師,即成恆供巴 十方一切佛。巴 謂上師縱為庸常異生,然若弟子觀之為佛而作供養,則一切諸佛皆入其師毛孔之中而受供養。由此因故,《五次第》亦云:『供養上師一毛孔,勝供三世一切佛。』此復通體而言,諸凡供養佛陀,於自方面,皆可獲得供養福德,然而諸佛未必受用;而供上師,不唯有供養福德,更獲諸佛受為己有之福,故更超勝。若念由供上師,當致何果?由供彼巴 故,當致是福資糧巴 所表徵之二種資糧圓滿,從巴 此二資糧得殊勝成就巴 謂獲最勝成就佛位。」復如拉梭瓦云:「如有上妙供下惡者,犯三昧耶。若是尊長喜樂於彼,或是唯有下劣供物,則無違犯。」此與《五十頌》所說符順,如云:「欲求巴 獲得無盡性巴 佛陀果位,如如巴 有少許巴 自之可意巴 物,即應以彼彼巴 之中,最為超勝巴 殊妙巴 者供尊長,巴 不供不悅意及低劣者。」
《四家合註入門 2》位置:第 204~208 頁
仁波切開示講記:
往下是說明為何要如此地努力,要這麼努力的原因。「須當如是之因相者,以供施或奉獻彼師,即成恆供十方一切佛」,那麼這樣做的功德,或者說這個勝利是什麼呢?就會有等同恆時供養十方一切佛的功德、勝利,因為這樣的緣故,所以要供養。假如要供養十方一切佛的話,我們除了用心念去供養以外,是沒有辦法直接供養的。然而這裡說供養上師的話,比起供養十方諸佛有更大的勝利,比那個更大的勝利。
口 譯:
剛才說十方一切佛……?
仁波切:
我們供養十方諸佛物品、資財,是沒法供到每一位佛陀面前的,沒辦法的;如果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的代表──上師,比起一一供養十方一切佛的勝利還要大,供養上師的勝利更大!
供養上師即是供養一切佛,這是在《事師五十頌》說的。另外在密續中說:「供養上師一毛孔,勝供三世一切佛。」依據續典,說到比起供養三世一切佛,如果供養上師的一個毛孔的話,這個勝利更大、更超勝。「供養上師一毛孔,勝供三世一切佛」,供養上師一個毛孔的勝利更大。
口 譯:
前面的根據是從《事師五十頌》裡面出來的。
仁波切:
是這樣!
口 譯:
那另外一本密續的名稱不知是什麼?
仁波切:
有,這裡面有,在下文裡。名稱為《五次第》,在箋註裡面。
「謂上師縱為庸常異生,然若弟子觀之為佛而作供養」,如果弟子視為真佛而供養,則「一切諸佛皆入其師毛孔之中而受供養。由此因故,《五次第》亦云」,密集的續典。「供養上師一毛孔,勝供三世一切佛」,說比供養三世一切佛的勝利還要大。「此復通體而言,諸凡供養佛陀,於自方面,皆可獲得供養福德」,對自己而言,供養佛陀的話,雖獲得了供養的福報。
口 譯:
「於自方面」是什麼意思?
仁波切:
從供養的角度而言,只會出生供養的勝利,得到福報。
雖然獲得福德,「然而諸佛未必受用」,諸佛未必會取走供養,未必會受用供養。「而供上師,不唯有供養福德」,不僅有供養的福德,「更獲諸佛受為己有之福」,諸佛會受取、受用,所以會獲得更多福德,「故更超勝」,說供養上師的話福德更超勝。
真 師:
師父,為什麼供養佛,佛不會接受呢?
仁波切:
諸佛會把供品拿走嗎?(仁波切笑)不會拿走的,沒法拿走啊!
口 譯:
沒法拿走是什麼意思?
仁波切:
供養諸佛的東西,佛是沒辦法取走的吧!你的供品佛菩薩有沒有辦法接受?佛會帶走你的供養品嗎?
法 師:
師父是說,「不能帶走我的供養品」是指諸佛不會現在面前接受嗎?
仁波切:
就算是接受,佛菩薩本尊接受你的供品嘛!你的供品擺在佛臺前,這時候我們就是擺在佛像前面,他們也不會拿起來。(仁波切笑)
真 師:
喔!就是接受了還有一份接受了的功德。
仁波切:
對,接受了的功德。上師拿走了以後,就是等於佛菩薩拿走啊!這又是一個功德。我們在佛像面前放很多寶物,佛不可能拿走的嘛!(仁波切笑)這就是說明,由於這個原因,供養上師會獲得一切佛菩薩受用為己物的福德、勝利。
延伸閱讀: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善知識的攝他德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能依學者之相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修信為一切功德根本
《四家合註入門2》發行精彩預告:由時運故,如何看待善知識?
心得回饋
為維持良好的線上環境,留言需經審核方會呈現,請見諒。